流螢七月,驕陽如烤、蟬嘶蛙鳴,繁花謝卻、瓜果滿架.....許久未出門,外面的景致與想象中并無二致。小區一隅,幾只繡球不經意間闖入了我的視野,紅的紅、紫的紫、藍的藍……開得如火如荼。微風過處,頷首起舞,千姿百態,尤如天邊滾動的彩云,看了著實驚喜。
讀李漁的《閑情偶寄》,里面有一句“天工之巧,至開繡球一花而止矣”,讓人頗為費解,想天下名花之多,怎輪得到一只繡球來排資論輩爭高低?不過人家李公子整日游山玩水,看遍天下美景、嘗盡天下美食,不啻為閑云野鶴一枚,見識之多,豈是我等能及?他之所以如此高看繡球花,想必自有其奇特之處吧。
《閑情偶寄》 清● 李漁著
繡球花,又名八仙花,無形中自帶了神秘感。相傳花名的由來就與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有關。一樣東西一旦賦予了傳奇色彩,就像拍電影一樣,有了人物、情節,起承轉合中故事也就更為生動了。不由想到家鄉的“鳳凰山”,海拔不過300米,也無奇石怪樹,蓋因遠古時鳳凰來棲的傳說,經一代代村民的渲染,傳得有鼻子有眼的,自此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竟成了人們心中敬畏的神山。
我倒還是喜歡叫她繡球花,一語中的,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舊時未出閣女子拋繡球擇偶的情景:繡樓上,小姐手握紅繡球,在人群中尋尋覓覓、美目盼兮,樓下男子則個個蠢蠢欲動、翹首企盼。誰要是搶到了繡球,那可是中了頭彩,相當于騎著高頭大馬,迎娶了白富美。當然,小姐也不會隨心所欲瞎拋,畢竟事關終身馬虎不得,看到中意的才準確無誤地拋向他。但偶爾也有失手的時候,早年看到過一部電視劇,劇名已記不大清。大抵是員外的女兒在拋繡球時,好巧不巧來了一個乞丐,在眾人的推搡下,繡球不偏不倚正好落到了他的跟前,他不慌不忙地撿起,幸運之神如是降臨到了他的身上 。乞丐換上了新裝,從此華麗轉身,成了駙馬。當然這種大跌眼鏡的劇情只有電視上才有,現實中終究難以一見。所謂門當戶對,誰家愿意把自己的女兒下嫁于乞丐呢?
廣西壯族地區一直沿襲著“繡球招親”的民俗。前些年,好友英子去那邊旅游,導游建議未婚女子可以去體驗一下當地的拋繡球游戲,當然這僅是娛樂,被幸運砸中的男生可當真不得。一行人中真有幾個女孩子去了,站在高樓上,眼睛瞪得老大,對準帥哥就要拋。英子也不避諱,結了婚生了娃,還想冒充一回小姑娘,倒真給她砸到了一個帥哥,害她犯了幾天花癡。想想這繡球可真是好,幸運一來,平靜的生活重又泛起了層層漣漪。
繡球花自是沾了拋繡球的喜氣與運氣,還附帶著一種叫做浪漫的東西。這種隨著土壤酸堿度的不同,而開出不同顏色的繡球花,想想就神奇。有一對外國老夫妻,兩個人相依為命。男主人為了讓生病的妻子每天看到不一樣的繡球花,他便到處取經,常年種植。天氣冷了,將花移到溫室,天熱了,又從溫室一盆盆挪出。他每天都要剪一支自認為最美的花送給妻子,這是他這輩子唯一能對她做的。她把花插入花瓶,兩個人手拉著手圍成圈,深情對望著,那一刻仿佛時光都靜止了……我突然想,把繡球視為愛情花,是不是要比玫瑰更為合適?
有著天工之巧的繡球花,花姿雍容,圓潤飽滿,千花堆簇,一團和氣,見了不免心生歡喜。難怪古代詩人詠起繡球詩來,一個比一個生動形象,“散做千花簇做團,玲瓏如啄巧如攢”、“高枝帶雨壓雕欄,一蒂千花白玉團”、“幾團白云能嬌膩,五色流蘇只等閑”……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每一種花,都是季節的恩寵?;ㄩ_一夏,花期綿延,花與夏的繾綣,也就有了這無盡夏。每日里能與她相遇,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小確幸。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每一段夏日時光,竟有了意想不到的好心情,像極了繡球的花語,那是一種喜悅、幸運、浪漫與希望的合體,真美!
(作者簡介:康霞,德清縣人民醫院主管護師,業余寫作十余年,在各級報刊發表散文作品多篇,現為湖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湖州日報》副刊版)。
月季謝卻、梔子凋敝、茉莉萎靡…一直以為,夏花并不絢爛,直到無意間遇見了她,這是一種怎樣神奇的花?千花堆簇、色彩絕美,更難得的是綿綿花期竟可妖嬈整個夏日。情之所至,想到了許多有關她的記憶,遂以拙文記之,是為念。
——康霞
征稿啟事 “集團文苑”長期征集文學(字數以不超過1500字為佳)、書法、攝影、繪畫創作,朗誦、舞蹈、戲曲、音頻(時長不超過3分鐘為佳)等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敬請集團廣大員工賜稿。發表后付薄酬,優秀作品也會向各級媒體副刊推薦。 投稿時請在主題欄內標注“集團文苑”字樣。文稿內隨附作者所在院區(分院)、科室、個人簡介。并同時附發作者照片1—2張(文稿如有喜歡的相應插圖也可隨賜)。 投稿郵箱:deqingmss@126.com。主題請標注“集團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