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德清縣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醫師何亮,從醫多年過程中遇到過這樣那樣深受心理困擾的患者,有感而發,撰寫了這篇“坦然接納”,既是誠摯的心理疏導文,更是一篇言辭精煉優美的文學隨筆。文中坦言煩惱和痛苦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與其在消耗我們的人或事里沉淪,不如接納這些痛苦,并勉力開創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煩惱和痛苦。因為痛苦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正如畢淑敏在《心靈密碼》中所說:“你不能要求擁有一個沒有風暴的人生海洋,因為痛苦和磨難是人生的一部分。一個沒有風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塘。”有的人面對痛苦,想方設法逃離;有的人面對痛苦,與它戰斗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卻不知無論是逃離還是戰斗都容易沉湎其中而不可自拔,然后把生活置之不理。
直面痛苦,坦然接納,才是救贖自己的開始。
或許“接納”一詞給人的感覺充滿了順從和放棄,又或是咬緊牙關,并忍受它,亦或是嘗試喜歡它。華爾街投資大神瑞·達里歐在《原則》一書中說:“我會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體會痛苦的時刻。我不會感覺喪氣或透不過氣來,而是把痛苦視為大自然的提醒,告訴我有一些重要的東西需要我去學習。”接納代表的是接納我們個人的體驗,而不是被動的接納我們生活的狀態。
海明威憑借《老人與?!愤@部小說斬獲諾貝爾文學獎。一個老漁夫的故事,卻凝聚了他一生的人生哲學。老人圣地亞哥,只要砍掉釣索,放走那只大魚,他就不用再受苦,就可以讓因釣繩勒得疼痛至極的后背,釣索割得血肉模糊的右手,不聽使喚地抽筋的左手得到舒緩。但他依然在痛苦的體驗下,堅持到最后,直到他終于駛進小港時,大魚已經被啃咬的只剩一副骨架。他沒有因為拼盡全力依然一無所獲的痛苦而怨天尤人,也沒有向別人炫耀自己三天三夜的戰績,而只是像往常一樣沉沉睡去。
如果老人與海的故事還不能夠讓你體驗接納,或許下面這個舉例能讓你有所感悟。
假設你希望邀請整個家族的人來家里參加宴會。每個人都說要來:你最喜歡的叔叔,親愛的姐姐,最疼你的大姨。許多親戚都來了,每個人,包括你都很開心。你環顧四周,欣喜地發現來的每個人好像都處得挺好。接著,你看見有輛車停在了家門前,你的心開始往下沉。來的人是性情古怪的遠房親戚,堅持要參加聚會,他很少洗澡,留著不知道多久沒打理的長發,和其他人也沒什么話好說。他喜歡狼吞虎咽地吃掉你的食物,有時候連說聲謝謝也沒有。
假設你堅決不會讓他進門,那么你就會當著他的面重重地關上門,他敲門時,你會握緊門把手,大聲叫著:滾,這里不歡迎你!”那么接下來很有可能出現幾種情況。首先,聚會會停止了,其他客人會被這樣的場面吸引。接下來你也沒有什么偷快的事情可做了,你要做的就是把這個遠房親戚趕走。然后這個遠房親戚就會成為關注的中心。最后你束手無策,傻傻地站在門口。至少,對你而言,聚會已經結束了。
假設你不會趕走這位遠房親戚,還是決定歡迎所有的家人來訪。那么你會告訴他,你最喜歡的啤酒在那里,還會給他端來一些可口的甜品?,F在,就算你不希望這個遠房親戚在那里,但你和其他的客人仍然可以擁有一個美好的聚會。你可以和其他人交談,自由走動。那位遠房親戚也是。
痛苦就是這個意料之外的來訪者,那個你不喜歡的感覺。他可能會反復來敲門,如果你非要等到他走了才開始聚會的話,你可能永遠都無法開始了。關鍵就在你對自己的體驗所采取的態度。這個意外的訪者,請歡迎他,招待他吧。
人生總要經歷各種痛苦。走錯方向,愛錯人,選錯路,……都是常會發生的事情。與其在消耗你的人或事里沉淪,不如接納這些痛苦,繼續開創自己想要的生活。
畢業于溫州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副主任醫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曾在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原浙江省精神衛生中心)進修1年。從事精神衛生臨床工作及教學工作10余年,曾在省級醫學發表論文多篇。 專長于情感障礙、神經癥、失眠癥、器質性精神障礙的診療和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