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太常喊頭暈心慌,子女以為老人有點作,真兇是……
“這兩年一直錯怪了媽媽,以為她年紀大了,有點低血糖就矯情了,動不動說頭暈心慌出冷汗,需要子女時刻陪在身邊,原來都是胰島素瘤惹的禍!”陳老太太女兒激動地說。
反復長期低血糖未被重視
兩年前,在一次常規體檢中,陳老太太查出空腹血糖為2.6mmol/l,低于正常值2.8mmol/l,當時老太太沒有任何不適,子女以為是偶然情況。
兩年來,老太太逐漸變得精神萎靡,時而會出現心悸、乏力、出汗、惡心……一碗糖水下去,休息片刻,癥狀就消失了。一開始,子女覺得老母親就是年紀大了有點作。帶老太太去當地醫院檢查后發現,老太太空腹血糖常常只有2.0-2.6mmol/l。這意味著老太太兩年間頻繁低血糖發作,真的是不舒服并非矯情。
隨著癥狀的逐漸加重,老太太已不能獨立行走了。去年臘月最冷的那幾天,老太太早晨竟然出現了意識不清、說胡話的癥狀,子女趕緊開車送去醫院,一測血糖僅1.5mmol/l。輾轉當地多家醫院就診,醫生都給予高糖維持血糖,盡管癥狀有所好轉,但病因一直沒有找到。
子女們商議后送老太太到杭州,找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武曉泓主任。武曉泓主任表示低血糖癥病因較多,需住院進一步排查。
住院后,在武主任的指導下,內分泌科宋迎香醫療組長對老太太的病情進展進行了全面評估。通過各項檢查逐一排除了藥物性、自身免疫性、胰島素拮抗激素缺乏性和非胰島細胞腫瘤性的低血糖。
但老太太有典型的低血糖癥狀,發作時血糖2.0mmol/l,供糖后低血糖癥狀迅速緩解。奇怪的是,胰島素釋放仍有23.69μIU/ML,較正常者明顯增多,存在高胰島素分泌。而像老太太這種狀態,理論上胰島素應該分泌減少。武主任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判斷老太太可能是胰島素瘤。
達芬奇機器人切除胰腺鉤突腫瘤
為了證實判斷,武主任開出了檢查單。可老太太年紀大、精神萎靡,行動能力又差,無法屏氣配合胰腺磁共振增強檢查。怎么辦?
通過CT胰腺增強、超聲胃鏡檢查均提示胰腺存在病灶,但定位不清晰。內分泌科醫生與胃腸胰外科醫生協商,決定共同協助老太太完成胰腺磁共振增強檢查。
內分泌科醫生陪同老太太進入檢查室,并不斷安慰著她,胃腸胰外科醫生現場指導放射科醫生,針對CT、超聲胃鏡病變部位,重點關注可能存在病變部位,更高效率地尋找病灶。老太太終于順利地完成胰腺增強磁共振,提示胰頭鉤突遇十二指腸水平前壁交界處結節,考慮腫瘤性病變。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性大,胰體部神經內分泌腫瘤待排。
找到了病灶,治療方案就變得至關重要。在多學科聯合討論(MDT)時,胃腸胰外科學科帶頭人牟一平教授表示,陳老太太的臨床表現和影像資料都考慮胰島素瘤,需行手術切除病灶。雖然這顆病灶只有2cm大小,卻長在胰腺鉤突部,夾在膽總管、胰管這兩個重要消化通道,和腸系膜上靜脈、腸系膜上動脈等重要血管的夾角中。常規需要進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手術涉及6個器官,需切除部分胃、十二指腸、膽囊、膽總管、胰頭及鉤突、部分空腸,還要進行三個消化道重建,手術非常大。但胰島素瘤是良性腫瘤,如果能借助達芬奇機器人,完美保留周圍的結構,只單純切除腫瘤,那創傷更小,恢復更快。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后,家屬非常愿意配合和嘗試。
為進一步配合胃腸胰外科醫生管理老太太血糖,內分泌科給老太太佩戴了動態血糖儀,一旦出現血糖低于2.8mmol/l即實時報警。一切準備就緒,陳老太太被推上了手術臺。
手術當日,牟一平教授、金巍巍等聯手,借助達芬奇機器人對老太太實施了胰腺鉤突腫瘤剜除術。手術歷時1小時,完美保留了膽總管、胰管和十二指腸,相比較標準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切除范圍小,出血少,且不改變原有的生理通道,用最小的創傷獲得最佳的治療。
什么是胰島素瘤?
武曉泓主任介紹,胰島素瘤又稱胰島β細胞瘤,一般位于胰腺,也有約5%位于十二指腸、肝門及胰腺附近,是一種以分泌大量胰島素而引起發作性低血糖為特征的疾病。
治療胰島素瘤的關鍵在于早期發現,要在低血糖反應還未損傷中樞神經系統前及時接受治療。因為長期而嚴重的低血糖反應最終可致中樞神經系統發生器質性改變,表現為反應遲鈍、老年癡呆、性格改變、大小便失禁等。90%的胰島素瘤為良性腫瘤,早期手術切除即可完全治愈,但也有部分是G3期惡性腫瘤。
武曉泓主任表示,胰島素瘤容易被誤診為癲癇、神經癥、精神分裂癥、腦瘤或腦血管意外等疾病,因其不易被發現,易致病情延誤,嚴重時威脅生命。該病定位診斷較難,這就要求內分泌科、放射科、消化內科、胃腸胰外科等各科室之間強強聯手,緊密合作,才能通過多種不同手段,精準地尋找病灶,為患者謀福利。
原來一直是胰島素瘤在興風作浪。陳老太太手術后血糖均在正常范圍內,未再有低血糖發作,她露出了歡喜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