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記者溫競華)吃什么更營養,怎么吃更健康?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時隔6年再次修訂并于26日面世。新版指南突出了規律進餐的重要性,“手把手”給出了如何合理進餐和挑選、烹飪食物的科學建議。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國民膳食結構變化顯著,肉蛋奶消費大增。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說,1982年至今的監測顯示,我國國民從最初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普遍缺乏,到現在兒童生長遲緩率明顯下降,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高。
但同時,生活節奏加快使得三餐不規律、點外賣或外食情況增多等飲食行為越來越普遍,不盡合理的膳食結構“吃出”健康負擔:成人超重肥胖率超50%、高血壓患病率達27.5%、糖尿病患病率達11.9%……各類慢性病發病上升態勢明顯。
對此,指南在上一版6條核心推薦的基礎上,新增“規律進餐,足量飲水”“會烹會選,會看標簽”2條膳食準則。指南提出,規律進餐是實現合理膳食的前提,應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飲食有度。兩餐間隔時間以4-6小時為宜,早餐用餐時間為15-20分鐘,午、晚餐用餐時間為 20-30分鐘。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推薦成年人每日飲水7-8杯,多喝白水和茶水。
如今,國人對飲食健康的關注與日俱增。中國科協聯合某搜索引擎的相關研究顯示,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占到民眾查詢內容的一半以上。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說,面對愈加豐富的食品選擇,尤其是加工食品的比例日漸增大,如何更好地認識、挑選和烹飪食物,顯得越發重要。
指南建議,了解食物營養素密度,一般來說,五顏六色的新鮮水果和蔬菜、瘦肉、雞蛋、全谷物都是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少選如糖果、油炸面筋等“空白能量”的食物;利用當季、當地食物資源,新鮮的食材可以最大限度保留營養。
選購商品還要學會看標簽:通過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選購食品,還可關注“高鈣”“低脂”“增加膳食纖維”等標注。烹飪食物則應多用蒸煮炒、少用煎炸等方式,多利用蔥姜蒜等天然香料和微波爐、電磁爐等油煙釋放少的烹飪工具,以減少油脂的使用和高溫引起的致癌物的產生。
轉載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