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春捂”怎么捂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白衣戰士歸,函夏應安好
春分后,天氣依然乍暖還寒,時有寒潮過境,家長應注意對寶寶進行“春捂”,有句俗語:“春捂秋凍”,民間也常流傳著“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語。都是勸人們初春季節,適當捂捂更健康。
每當春暖花開,寶媽和寶爸們就蠢蠢欲動,帶著寶寶們外出踏踏春。于是在公園中便可見到一副很有趣的畫面:羽絨服搭配大棉褲、短袖搭配大褲衩,“二八亂穿衣”的現象屢見不鮮。寶寶們在陽光下瘋跑之后大汗淋漓,于是脫的干干凈凈。老人家知道“春捂”,任憑寶寶汗如雨下,這衣服都不舍得脫一件。前一種穿衣方式定會招致風寒,后一種穿衣方式會讓小兒身體一直處于潮熱狀態,手腳心一直出汗,時間一久,會傷陽氣。
為什么“春捂”
春季是冬季與夏季的過渡季節,冷暖空氣勢力相當,而且都很活躍,因此變化無常,尤其是早晚與中午的溫差太大,易形成“倒春寒”天氣。如果此時過早的減衣,容易受寒邪的侵襲,損傷肺氣,而小兒臟腑稚嫩,形氣未充,肺脾腎三臟尤為不足,更易受外邪。中醫認為,“春捂”既是順應陽氣生發地養生需要,也是預防疾病地自我保健良方。藥王孫思邈曾說:“春天不可薄衣,令人傷寒,霍亂,食不消,頭痛?!?/span>
怎么捂
中國古代養生家提出了春令衣著宜"下厚上薄"的主張,寒多自下而生,《老老恒言》也有"春凍未泮,下體寧過于暖,上體無妨略減"之說,既養陽又收陰,與自然氣候變化協調一致,可謂"天人相應"。這也與現代醫學所認為的人體下部血液循環較上部為差,易受寒冷侵襲的觀點相吻合。我們的背部是督脈經所在,督脈總統一身陽氣;肚臍眼為“神闕”穴,溫暖神闕可鼓舞脾胃陽氣。所以,春天還是要特別注意腿腳、背部、腹部的暖和。
研究表明,對于多數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氣溫到達15攝氏度,可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攝氏度以上時,可以適當減少身上的衣物,但需注意需要逐漸減少。減衣還是以氣溫持續7~14天沒有太大變化為宜,即使氣溫回升了,體弱者如老人孩童得“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完全適應。一般到陽歷五月中旬,白晝氣溫穩定超過15攝氏度,這時穿的單薄些,就不至于染病了。
“春捂秋凍”是一種被動的防范措施,不能用機械論的方法去理解它。具體如何,一定視具體氣溫變化而變化,不可生搬硬套。家長應該做個心細的家長,穿脫衣服要把握時機,熱了及時減衣,冷了及時加衣,活動時及時減衣,出汗后不可過分減衣,而應及時擦拭汗水,適當休息,停止出汗,補充水分。風大時避免外出,穿衣服應選擇穿脫方便的衣服。